【哲學隨筆】從相濡以沫後沒人提的不如相忘,一窺老莊思想智慧

Wen
May 14, 2019

--

莊子擅長透過寓言故事引領讀者進入他的思想世界,其著作《莊子》中以魚為主角的寓言故事佔據了不少重要篇幅,例如全書開頭《大宗師》第一篇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以及《秋水》第十五篇中的莊子、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之爭,而此文想要討論的寓言,也同樣與魚有關。

「相濡以沫」這句成語的典故出自莊子《大宗師》第六篇,寓言描述當泉水乾涸,兩隻魚只能在陸地上互相吐出泡沫以濕潤對方,透過這種方式來保住彼此的生命,現今常被用來比喻親友、伴侶在艱苦環境之下,還能夠盡自己所能來互相扶持的美德,但若我們審視這段典故的原文,就能發現案情並不單純,莊子想表達的,其實與我們日常所片面理解的背道而馳,原文如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當我們進一步理解上下文,雖然輕易就發現了「不如相忘於江湖」的端倪,還是容易將這段話解讀為彼此之間若在艱困的環境或關係下一起受苦,不如就不要執著在一起,但這樣的詮釋似乎不夠有說服力,若人與人之間能有這樣不畏艱難、互相扶持的情誼難道不可貴嗎?

因此光是看到這裡,仍無法完全理解莊子的意思,想要了解原意,就必須繼續往後看「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二句,並回頭探討老莊思想,也就是世間萬物生於道、滅於道的道家思想。在這前提之下,人們應該順應「道」的安排,講求無為、自然,且不矯揉造作、逆道而行,故無論是「譽堯」或「非桀」殊途本同源同歸,其實並沒有差別,爭論這些人們的是非毀譽顯得毫無意義。至此,我們便能夠體會為何莊子會說「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勉強共生、對抗環境,不如真切地去理解我們同屬於「道」,你回到你的江、我歸於我的湖,雙方皆忘了對彼此的執念方能順其自然、自由自在。所以當「相濡以沫」變成了一種值得讚揚的行為,可以說是違背了莊子想表達的意思。

在此想要特別闡明的是,「忘」是理解「道」的體現,是一種老莊思想中特別的觀念或智慧,也是此篇寓意的核心,與一般勸人要放下悲苦、重新出發的心靈雞湯有根本上的差異,這個差異便是理論的奠基 — — 道家思想,因此「忘」並非通俗地指忘掉對方或某個特定對象或事物,而是因了解萬物生滅同屬於「道」之後,不再拘泥於你我之別、是非之爭的執念,超脫了情感、回歸了自然,以達到逍遙遨遊的境界,在《大宗師》第十篇中更透過孔子這個角色直接點出「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魚忘卻一切矯揉而於江湖悠游、人忘卻一切造作而於道法遨遊,所以對原作者莊子來說,在相忘的大道之前,相濡以沫實在算不上什麼美德。

忘記了,代表放下了、釋然了、不執著了,不光是感情,任何面向的痛苦,若能忘,似乎也就了無遺憾,但要忘記那些傷痛、執著本就是一件難事,且越想忘記的事情往往就越難忘記,莊子無非是為我們闢出了一條路,告訴我們透過理解道,就可以根除這些桎梏,《天地》第九篇「有治在人,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於天」,指出若能做到「忘」,便符合天人合一的要件,這也是為什麼在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中,張三豐告訴張無忌只要什麼都忘了,就能練成只重其意、不重其招的太極拳,就是因為那象徵著道家的智慧。

雖然要擁有這種智慧似乎更加困難,且這種超然遠世是否值得實踐也尚有可議之處,但也許我們還是能揣摩那種境界,或多或少減去一些我們的執著,就算無法理解,若真有人願意與你相濡以沫,也足以成為於此塵世中的一大動力與安慰吧。

--

--

Wen
Wen

Written by Wen

數位產品經理,閒暇時熱衷於探討哲學與社會問題,上不稱出將入相、下不甘尋常百姓,深信理性思辨能為此塵世創造更多價值。 https://www.linkedin.com/in/wen-zheng-0b7165143/

No responses yet